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我院教师参加全国第二十二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并做会议报告


2024年7月25日-28日,由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云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共同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二十二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我院教师赵学、张金、何俊男、杨通、段良飞参加了会议并作会议报告,与参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上,赵学老师作了题为《基于硼簇超分子制造纳米金属催化剂》的报告,介绍了近年来他们以闭式硼烷阴离子簇(硼簇)为基础发展先进纳米金属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闭式硼烷阴离子簇与大环分子之间的超分子组装行为。

   


会上,张金老师作了题为《环糊精纳米海绵的制备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回收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以超分子大环主体分子环糊精为基础制备稀土离子吸附型纳米海绵,探究并展望了纳米海绵对废水中稀土离子的回收效果及前景。

    


会上,何俊男老师作了题为《智能响应型卟啉纳米载药粒子用于抗肿瘤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卟啉及其衍生物与天然多糖构建的纳米组装体在光/声动力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抑制卟啉ACQ效应的新方法。


        

 


会上,杨通老师作了题为《Kirkendall效应介导的MOFs纳米结构转换及多色可视化细菌检测》的报告。本报告介绍了一种借助Kirkendall效应,将十二面体的Co-MOFs超分子纳米结构转换成中空的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该中空纳米结构表现出高效的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所产生的活性氧片段对金纳米双锥具有快速刻蚀的特性。反应体系中进一步引入酶促反应,最终实现了对细菌的多色可视化检测,开发的可视化传感装置在分析测量学、生化分析、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会上,段良飞老师作了《室温液态金属表面化学活性触发的分子组装》的报告。本报告介绍了室温液态金属具有独特的液相结构和丰富的表面性能。特别是表面金属原子的分散性和可移动性使其具有优异的表面化学活性。室温下,室温液态金属表面可触发分子物质的选择性吸附和解离,并释放出活性基团。活性基团的相互作用或与金属原子反应实现物质重构。


          












   教学科研

我院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佳绩2024-12-26 08:57:47
副校长陈飞到化学化工学院调研2024-12-24 16:46:36
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孙耀教授作学术交流报告2024-12-17 17:01:43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2024年度云南师范大学联大高端学术论坛2024-11-28 09:36:00
化学化工学院师生在2024“高教社杯”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第十二届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中...2024-11-26 17:28:59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