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羊乳研究背后的“双响炮”——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勇夺国奖并以一作发表SCI期刊论文
近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科学探究类)比赛传来捷报,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钱婧雅、罗匀言两位同学分别负责的参赛团队,其参赛项目《云南山羊乳多肽-叶酸靶向纳米自组装体构建与应用》和《云南羊乳脂球膜蛋白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项目凭借扎实的研究基础、创新的科学设计和出色的现场答辩,荣获国家二等奖与国家三等奖各2项。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性高校学科竞赛,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是涵盖生物、化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国家级高水平学科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拓宽科学视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本届比赛吸引了全国数百所高校的数万支队伍参赛。
竞赛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学术论文,学生团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食品与生物材料领域期刊Food Hydrocolloids(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12.4)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二区TOP,影响因子8.5)上发表SCI论文2篇,指导教师为应用化学系孙洋副教授和杜仲尧博士。

团队立足于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围绕云南本土特色资源优势,聚焦大健康产业需求,凝练胶体界面化学与生物纳米材料方向,为将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团队依托云南省现代分离分析与物质转化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平台合作,保障了研究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通过提供开放的实验室平台、配备优质的指导教师资源、组织院级选拔与培育机制,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通过学科竞赛与高水平论文的有机结合,培育了一批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